為何要使用流平劑
涂料施涂后,濕漆膜能夠流動而消除涂痕形成平整、光滑、均勻涂膜的性能稱為流平性。在實際施工過程中,如果涂料流平性不良,會導致刷涂時出現刷痕,噴涂時出現橘皮,滾涂時產生滾痕,在干燥過程中相伴出現流掛、縮孔、針孔等漆膜弊病。這些現象的產生不僅影響漆膜外觀,還降低了漆膜的保護性能。
流平不良的表現
影響涂料流平性的因素很多,重要的是涂料的表面張力梯度和濕膜表層的表面張力均勻化能力,比如像縮孔、厚邊、平面的貝納爾漩渦、立面的水波紋,橘皮、鬼影等等,這些都是因為表面張力差造成的流平缺陷。解決涂料流平性不良,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涂料中添加流平劑,使涂料具有合適的表面張力和降低表面張力梯度的能力,改善涂料的流平性能,從而得到更佳的流平效果,獲得表面平整、光滑、均勻的漆膜。
但假如流平劑遷移到“底材-漆膜界面”,那么:體系總能量=(底材表面張力-流平劑表面張力)+(漆膜表面張力-空氣表面張力),由于流平劑表面張力<漆膜表面張力,因此體系總能量是升高的,該過程是不可能自發進行的。當然從分子運動理論的角度分析,當流平劑加入到體系中后,由于分子的無規則的運動,會有一部分流平劑分子運動到“底材-漆膜界面”,但這部分流平劑的量非常少,與加入總量比起來可以忽略不計。
按作用機理不同,流平劑可分為表面狀態控制流平劑和流動與流平促進劑。表面狀態控制流平劑它能降低涂料的表面張力,能起到防止縮孔、波紋、貝納爾渦流、發花、桔皮等弊病的作用;流平促進劑具有促進涂膜流動與流平的功能,促使刷痕、滾痕、壓痕的消失。根據化學結構的不同,流平劑目前主要有三大類:丙烯酸類、有機硅類和氟碳化合物類。
丙烯酸酯聚合物類是不降低體系的表面張力的,是流動與流平促進劑;缺點是對短波流平和解決縮孔問題上是無能為力的。
聚醚改性硅氧烷流平劑是當前使用普遍、重要的一類流平劑,其重要特性之一是降低涂料表面張力的能力,根據化學結構不同,降低表面張力的程度也不同。從性價比來講,它是很不錯的流平劑。